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

中国民主进程思考•之二

中国民主进程思考•之二
 
    --两会代表、委员选拔模式与社会氛围
 
 
  在《顾晓军主义:中国民主进程思考•之一》中,我主要谈了:两会代表、委员选拔的“英模”模式,及“英模”模式实际上剥夺了普通老百姓的话语权。但,我没有展开来谈“选拔”。
  当然,也许有人会批评我:两会代表、委员,是选举产生的。
  我认为:选举,实际上是在走形式。用“推举”比较贴切。而推举的代表、委员,是要得到上面认可的;认可,即为选拔了。
 
  因为,两会代表、委员是通过选拔产生的;所以,识相的两会代表、委员们,一般都会产生“报恩”思想。
  怎么“报恩”呢?最简单、最易行、最普遍的办法,就是“听话”。
  在此,其它的就不作议论了。
  ……
  因为要“报恩”,就出现了钟南山所说的:部分代表发言,10分钟却要用8分钟来歌功颂德。剩下的2分钟,干什么呢?会谈正经事吗?未必!一般,剩下的2分钟,是要用来表现自己的。
  人,想表现自己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。关键是:如若先用2分钟表现自己,再用8分钟谈正经事,岂不好吗?
  但,就没有时间歌功颂德了。
  ……
  其实,管理层,在乎代表、委员们的歌功颂德吗?我看:未必。干的好与不好?好的话,又好到什么程度?管理层,自己心里不清楚?我看:他们,比你我都清楚!因为,他们手里有数据。
  歌功颂德,能载入史册吗?管理层也很清楚:换了届,能常被人请出来吃吃饭、照照相,就算没有被忘记了。
  因此,主要已不是管理层希望你歌功颂德(当然,歌功颂德比骂娘好听),而是歌功颂德者自己想要歌功颂德。为什么?“报恩”!再说就难听了。
  ……
  怎么杜绝呢?杜绝不了。“选拔”的模式,决定了“报恩”的存在,也才会有“领导不在时,我们讲得就很多、很深”。
  说实在,两会的代表、委员,都是各行各业、各条战线的优秀分子,别以为他们都是饭桶;他们,是聪明、会做人。而这样的做法,也不能全怪他们。
  这,就是两会代表、委员的“选拔”模式,决定了“报恩”、从而决定了两会的会场氛围。
 
  两会的会场氛围,尚且如此。那么,我们的社会氛围,又会怎么样呢?这,就是可想而知的了。
  所以,余秋雨,最近被学者们,轰轰烈烈地认定为:中国特级犬儒。
  这,其实也不是余秋雨一个人的错。但,他的名气、及示范效应,是不可低估的。
  ……
  两会代表、委员的“选拔”模式,及模式决定的“报恩”、两会会场氛围与影响和社会氛围,再加名人效应与示范……等等、等等。
  于是,在这样的社会、政治氛围中--中国,离民主就越走越远、而不是越走越近。
  所以,“选拔”模式,需尽早革除。
 
                 顾晓军 2009-3-13
 
 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