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主更需要手艺
--顾晓军主义:改变中国•之八百八十八
前面写了篇《民主也需要政治品格》,算是山寺仙妖的《“右右”的电影应该怎么拍?》一文的读后感。想想,话没说完。
小妖批评电影《高考1977》时谈到文学性,我已说了是手艺问题。小妖还也许“年龄的差距”,所以“没太多共鸣”;其实,这是不存在的。电影原本是门大众艺术,是争取年轻人的艺术,若不能引发80后、90后的情感与思想共鸣,没有别的解释,只能是手艺太差。
电影存在手艺问题,文章同样存在手艺问题。而且,电影的手艺问题,往往是电影之前的“电影文章”的手艺问题。
不知为什么、从啥时候开始的,做文章的人,竟把文章做得让一般人看不懂为高深。博客中国,就有人打着“中国社会科学院”的牌子“招摇撞骗”;当然,他不止在博客中国“招摇撞骗”。小妖批评过他在文章中用“公式”,叫他向我学习。我不稀罕这种人学我,可你又不是自然科学,用什么“公式”呢?
尤其是政治文章,我以为:能写多白写多白为好。政治,不就是最大限度地争取老百姓的认同吗?
又要说到毛泽东与蒋介石。老蒋,输也输在文章上。我说过,毛泽东除了《矛盾论》故弄玄虚、存心想骗大城市去延安的女学生外,绝大部分文章是通俗易懂的。而蒋介石与国民党文胆陈布雷的呢?都是些半文不白的夹生话。就算你说得对,你存心不让老百姓看懂,又怎么能叫人一心跟着你混呢?
在《韩寒大5毛!杨恒均是党员!李悔之算个diao!》一文的跟贴中,有人嘲笑我的文章;我不知嘲笑者能否留下大名,让我拜读一下你的文章。
其实,这种人是阴死鬼,还不如毛左。记得有一毛左骂我,说我“左右逢源”。这位毛左,算是我的“知己”了,所以他着急――我说过,在中国搞民主,如果不能争取到一部分毛左加入,是不会有太大的希望的。
写文章的艺术,其实就是谈话的艺术。再说白点,就是勾通的艺术。
如果说“年龄的差距”,我与山寺仙妖应该算是有“代沟”的了。可,我们勾通的很好――在鲁迅的问题上、在马克思的问题上,我只为她各写了一篇文章,就改变了社会二十多年对她的灌输。尽管,这与她自愿找我的文章读是分不开的;然,文章要值得别人读,别人才会去找着读,不是吗?所以,正腐害怕我,想方设法要封杀、边缘化我。
我一直都以为:毛左,不是我们的敌人;假民主,才是真敌人。毛左,也是想中国好、老百姓好,只是方法与我们民主派不同。而假民主,看似方法与我们一样,却是为了他们个人的私利。
前面篇文,我提到“在博客中国,我被解放了,他们又让博讯的系统不让我上首页了”。不让上也无所谓,山不转水转;博客中国,才解放我三天,流量已与上个月整月的流量媲美了。这,就是文章的魅力,你别不服。
文章的魅力,就是做文章人的手艺。没手术的人,只能是到处找点消息兜售,雇人刷频、跟贴、献花……别不服,我被封杀、边缘化的上月,有人的月流量是30万,而他没现在“有名”的去年5月,流量却是300万。当然,这也算是“手艺”。可,如此贩卖民主有用吗?对中国现实民主会有贡献吗?
不知小妖与大家明白否,为什么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,行也是假行;因为,假民主当道,假手艺盛行。
(欢迎发表、转载、引用本文与观点)
顾晓军 2011-1-4 于南京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