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的第一禁文?
--顾晓军主义:改变中国•之八百八十四
在境外,看到过一标题――前半截,是“2010年的第一禁文”;而后半截,我真的忘了。
当时给我的印象,让我明白:其,是指――张宏良那篇说啥相的文。
张宏良的那篇文,我没有看过,不知道有没有人身攻击。
其实,无论张宏良有没有人身攻击,都是找禁――因为,中国互联网的潜规则就是――不让提啥和啥的领导人。至于这规则合不合理,是另一回事。是不?
因为当时,我没有打开那文;所以,此刻我不断定:那文,是不是张宏良自己所为,或是他的“托儿”。
但,我知道:那文,托大了。用网络语言说,就是――兰州烧饼。
即便是说啥相的文,以“2010年的第一禁文”作标准衡量,也该是余杰的那啥书,是不是?轮不上张宏良。
而从思想深度及意义的深远而言,则是我的“批邓理论”。非此莫属。
其实,“2010年的第一禁文”,并不等于是指――在2010年之内所撰写的“禁文”。对不对?
从这个意义上讲,“2010年的第一禁文”,就还得数那08啥的。是不是?
“禁文”,自然是一种不合理的规定。但,亦自古有之,如《金瓶梅》、《肉蒲团》等。
禁与不禁,是种尺度、是一种拿捏。实行禁的人,往往是目光短浅的。多少年之后,就一目了然了。
而写出了“禁文”的人,则显然是思想活跃的表现,是一种才气。然,于“禁文”,一不可为被禁而为之,二不可托大。
如果托大,那不与禁他人者同站于一条思想的起跑线上了吗?是不是这理?
(欢迎发表、转载、引用本文与观点)
顾晓军 2011-1-1 于南京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