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日星期五

社会的三分性与相互制约

社会的三分性与相互制约
 
    --顾晓军主义:评论中国•之三十三
 
 
  我们,已经习惯了“政府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”的说法了。其实,这是不对的。
  ……
  一个政党,在取得政权之初始,从一般意义上来讲,确实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;否则,就不太可能取得政权--无论是以武力取得政权,还是以选票取得政权,一般都是这样的。
  然,随着时间的推移,政府就只代表“国家利益”了。这个“国家利益”,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;但,更多的是权力阶层的利益、及权力阶层所依靠的对象的利益,而老百姓的利益则放到一边去了。
  ……
  为什么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政府会把老百姓的利益则放到一边去呢?
  一、一般来说,老百姓向政府反馈意愿的管道,都是不很畅通的。二、即便是把老百姓的意愿反馈上去了,听不进去怎么办?你有什么办法?
 
  从“顾晓军主义•社会学”来讲:社会,原本就应是三分的,且是相互制约的。
  也就是说,一个常态的社会,原本就应分为三方:权力方、资本方、民众方。而一个稳定的社会,三方是能够较好的相互制约的。
  在人类社会,三方势力失衡、不能相互制约,是引起社会矛盾与矛盾激化、进而引发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。
  ……
  比如,蒋介石,在取得政权后,依赖资本方,不愿与民众方合作;结果,民众就不要他管了。
  再比如,毛泽东,依靠民众方,革了资本方的命;结果,改革开放了。
  而如今,则是用“高薪养廉”的办法,加固权利方。其实,廉洁,本是应该的。谁做不到,法办谁,让能做到的干。
  ……
  巴东5.10,邓玉娇手刃淫官;其实,就是地方的、个案的民众方与权力方的矛盾的激化。
  而网络上,网友们如此这般地挺邓玉娇,则就具有了社会性。网友挺邓玉娇,是民众方对权力方的制约。
  封号、删帖子,都不是办法;大事化小,也不是办法。权力方约束自己,还民众一个公道,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 
  权力方,维护自己的形象,是个很蠢的办法。有公道,自得民心。这才是正途。
  得民心者,得天下。得了天下,利益不也就在其中了吗?
  ……
  其实,人类社会中,之所以需要一个权力方,主要是用其来调节资本方与民众方的。
  在常态社会中,权力方,应与资本方保持一定的距离,而与弱势的民众方更近一些;总体,则一碗端平。
  若权力方,亲自参与或与民众方或与资本方的争斗,则是下下策。
  ……
  社会,原本就具有三分性。说资本方与民众方是一家,是骗人;说权力方与民众方是一家,同样也是骗人。
  若三分的三方,能够形成较好的相互制约。这样的社会,就具有了稳定性。
 
  在顾晓军言论《均富与竞争的矛盾》中有句话,我把这句话送给权力方--
  象一茶馆里跑堂的一样--不停地跑着,让坐在包厢里的、大厅里的、凉棚里的、及马路边上的茶客们,碗里都有水……
 
                顾晓军 2009-6-4~5
 
 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